2021年初,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指出,“福建歷來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耕讀傳家的培田古村落就在福建”。培田村自古以來注重興養立教,古屋老宅是物質載體,涵養流傳下來的鄉風鄉情和家教家訓發展成村規民約,也成為村莊在鄉村振興中的精神靈魂。
遠山如黛,古街悠悠,走進培田古村落,映入眼簾的村規民約“三字經”讓人眼前一亮。
宣和鎮社會事務綜合辦民政崗位干部 吳曉容:
現在的村規民約是從培田村家訓十六則和公益社章程中的內容演變而來,圍繞提升農村文明程度和生態環境,培田村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結合鄉村振興、鄉村治理形成“新三字經”,真正讓村規民約“接地氣,轉風氣,揚正氣”。
培田村立足“貼近生活實際、體現村莊特色、內容通俗易懂”原則,深入挖掘村莊歷史文化,發揮村規民約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成為培育文明新風尚的重要載體。
宣和鎮社會事務綜合辦民政崗位干部 吳曉容:
培田村的村規民約內容包含了耕讀傳家、誠信經營、禁毒反詐等六大方面,每一項內容都由村委會和村民共同商討制定。以村規民約為基礎,培田村通過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契機,每半年組織開展“最美庭院”評選,每年開展“獎教助學”活動,有效促成了耕讀文化建設和鄉村治理的良性互動,為建設和諧文明的美麗培田營造濃厚的鄉村德治氛圍。
培田村加大宣傳力度,將村規民約張貼至宣傳欄,制作村規民約文化墻,發放村規民約宣傳冊,培田小學還將村規民約與德育課程相融合,進一步提高村規民約的知曉率。
國有法、村有規、民守約、不可缺、精耕讀、續傳統、勉讀書、勤生業……
這84個字的村規民約“三字經”朗朗上口,村民“看得見、看得懂、記得住”,使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逐漸深入民心,營造了“我制定、我承諾、我遵守”的良好氛圍。
宣和鎮培田村村民 吳香香:
自從我們培田村新的村規民約公布實施后,村莊變得更加干凈、更加整潔、更加美麗,村民之間的關系也更加融洽,游客滿意度直線上升。
培田村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特色村”、“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耕讀文化成為刻在培田村民骨子里的傳統,繼述堂門前的“水如環帶山如筆,家有藏書隴有田”這副對聯更是培田村“崇文重教、耕讀傳家”傳統美德的歷史印證。
宣和鎮培田村黨支部書記、主任 吳載瑋:
崇文重教、耕讀傳家是祖祖輩輩培田人流傳至今的村規民約,代代培田人牢記在心、實踐于行,才有今天村莊和諧的幸福生活。
在培田村,村規民約“約”出了美麗鄉村,“約”出了文明新風尚,傳承數百年的培田文化正乘著文明新風尚在古街石板上熠熠生輝。2022年,培田村全年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全村人均年純收入約2.2萬元,農家樂示范戶每年實現戶均純收入6萬余元。
記者:張鈴 江有為 項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