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踏入福建連城工業園區,一幅熱火朝天的產業奮進圖景躍然眼前。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上,新型建材產業園項目正拔節生長;整潔有序的現代化工廠里,真空絕熱板、復合不銹鋼管、水泥助磨劑等新型建筑材料生產線滿負荷運轉,產品跨越山海,遠銷至世界各地。這座曾經在產業發展道路上徘徊的老區縣城,如今正以蓬勃之姿,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加速奔跑。

建筑新材料產業是連城縣首位產業。從后勁乏力到成型起勢,向前邁進一大步的背后是住房城鄉建設部對口支援的 “精準滴灌”、廣州市越秀區與增城區的“灣區聯動”對口合作、廈門市湖里區的“山海牽手”協作,“政策疊加”賦予的重大發展機遇,也是連城借勢借力謀發展,努力實現“自身骨頭長肉”的奮起直追。

自2020年5月對口支援連城縣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永遠不要忘了老區人民”的殷殷囑托,秉持“既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的理念,為連城產業發展精準把脈、科學布局。指導科學開展產業發展分析,確定有基礎、有優勢、有前景的建筑新材料作為首位產業,促成總投資50億元的新型建材產業園建成投用,牽線中建海峽與連城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多家園區企業產品納入集團招標采購平臺目錄,實現產銷對接、筑巢引鳳。在住房城鄉建設部、省住建廳的大力幫扶指導下,連城向“新”發力,產業發展的步伐愈發堅實有力。5年間,共引進培育建筑業二級以上資質企業52家,1家企業成功晉升為全市首批建筑業特級資質企業,建筑業企業從2020年的56家發展到124家,建筑業產值從56.46億元增長至137.4億元。此外,住房城鄉建設部還協調幫助連城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功入選2025年中央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建設名單,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福建部分)唯一入選項目,為連城農業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對口合作“灣區引擎”,激發產業活力。2022年以來,連城與廣州越秀區、增城區建立對口合作機制,首建“五辦聯動”助推對口合作項目落地工作機制,積極加強與廣州酒家集團等三家對口市屬國企的對接。康萊寶運動用品有限公司已列入廣州輕工集團旗下雙魚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體育運動器材生產基地。增城區城投集團與連城縣國投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注冊福建增連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首個合作項目“增城—連城預制菜產業園”一期6棟廠房均已簽約認購合同、占比85.7%,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在建筑建材產業領域,連城縣與廣州市住建局、廣建集團及廣州市建筑行業協會建立“1+1+N”合作機制,連城縣政府與廣州建筑集團正式簽訂對口合作協議,連城縣建筑行業協會與廣州市市政集團簽訂合作協議,2家企業已列入市政集團專業、勞務承包商庫。對口合作為連城建筑建材產業搭建了廣闊的發展平臺,促進產業技術的交流與合作。
山海協作創新模式,拓展產業空間。聚焦連城“2+4”現代化產業體系和湖里“3+2”主導產業體系,共建“湖里—連城山海協作產業園”,該產業園規劃用地2000畝,總投資12億元。園區已吸引連城柏立包裝、再豐(龍巖)運動用品等3家企業入駐,總投資達6.9億元,涵蓋新材料、健康體育等領域。積極探索實踐“總部+基地”“研發+制造”“委外加工”等協同發展新模式,在廈門海上世界設立湖里—連城山海協作“聯合招商”總部暨“科創飛地”,已吸引廣連科技、威遠礦業、紫心薯業等3家企業入駐,形成“銷售在湖里、生產在連城”的“總部+基地”模式,實現了產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優勢互補,拓展了連城產業的發展空間。
從把脈輸血到壯骨長肉,對口支援、對口合作和山海協作猶如三股強大的力量源泉,匯聚成推動連城產業發展的磅礴動力,推動連城產業實現提級換擋、提質增效。目前,入駐新型建材產業園企業超30家,2024年實現規上產值62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34%,成為連城工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在農業領域,全縣加工地瓜制品41萬噸,地瓜全產業鏈產值達174億元,地瓜休閑食品占全國市場份額80%以上,“連城紅心地瓜干”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記者:黃水林 吳清蘭